top of page
Michael

從One Boy的行銷模式看待個人品牌的發展



在台灣行銷圈引起相當話題的 One Boy品牌,我也忍不住去買了件(最近有下折扣, 大概1600元/2件),性價比極高,相當符合大多數C端的需求。它不走許多品牌要攻掠的high-end market, 如 North Face, Canada Goose,因為會買這些品牌的消費者,看中的是它的品牌溢價多於產品的功能。畢竟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說,品牌segment的概念,就是把自己歸屬分類最好的工具。奢侈品,商務艙,名牌學校,都是類似的概念。


要讓別人掏錢,要先讓別人知道你是誰

One Boy用了鋪天蓋地的的行銷方式,包含了韓國藝人朴敏英的代言,讓這個品牌在短短一個冬天,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牌子。這也說明了,不管如何,讓產品大量的曝光在客戶面前,而且是有亮點的,這樣產品的銷售速度才會快。更何況One Boy要吃的是族群最大的C端中間人群,曝光的效益基本上都可以涵蓋它的主要客群。


營銷內容+露出是兩大關鍵,這兩者都是專業;配合上產品的定位以及賣點,基本上只要操盤得好,基本的效果都會有的。


在我輔導的新創團隊,有的會對自己的產品過於自信,認為產品好,就一定有人會欣賞與買單。但卻忘記了除了功能外,設計/外型,價格,營銷手段等,都會影響產品的銷售。而這些醉心於自家優秀產品的團隊,最後通常是孤芳自賞。因為普羅大眾視角不外乎,好看,夠潮,CP值高。而不願投資行銷or內容的產品,除非產品本身真的太屌,不然往往很快就會陣亡。



因為CP值高,意外的切出另一個segment

One Boy的賣點 : 有品牌保證+性價比高+設計感還可以的防寒衣。所以我身邊有許多平常習慣買North Face, Canada Goose的朋友,也會買一兩件One Boy的外套作為其它用途,例如跑步或者是不需要彰顯產品溢價時的情境用。


在現在工業化大量生產製造的狀況下,很多給C端客戶產品間的差異是越來越小;如果產品差異化不高,那麼行銷扮演的角色就相對重要,對新銳品牌來說更是如此。One Boy聰明的地方在於,硬生生的創造出優衣庫跟高檔品牌中間的需求,加上性價比高,所以很好賣。這讓我想到IPad-Min 6,也是創造出在I-Pad跟手機間額外的需求。



個人品牌的起點 : 要讓很多人知道你會什麼/在做什麼

回歸到個人職涯的規劃也是一樣,以前念書/工作的時候老美老印很會講(很會行銷自己),多數亞州人雖然能力好但就悶著頭做,從來不會強調自己貢獻了什麼。但最後被promote的很多都是老美老印。


大家也可能看到為什麼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好,替團隊做的事情很多,但反而沒被promote。或者是看見某某知識型網紅,明明講的東西自己也會懂,甚至比他/她更懂,但偏偏普羅大眾就是喜歡他們。


我後來在職場打滾多年後終於懂了,專業的實力很重要沒錯,但這不是決定你被升職或者是有眾多粉絲的單一因素,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行銷自我(個人品牌的建立)。



人人都是銷售員

銷售什麼? 當然是銷售自己。我某個高管客戶跟我說過,她持續寫作與拍視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讓她未來的客戶/雇主,在還沒見到面之前,就可以從她的作品中認識她,並展現出履歷表之外的東西。在自媒體如此發達的年代,我們可以很輕易利用很多方式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;而這些文字與影像,都是可以行銷自己的很棒的媒介。


所以我才會說,現在是個行銷的世代。



 

作者:黃柏翰 Michael/資深投資人,康乃爾大學碩士,UCLA及新加坡國大 EMBA。擁有台灣、美國、新加坡、中國大陸的併購/諮詢項目經驗,並協助大型集團擴展海外市場。現為孵化器創始人,投資有潛力兩岸的中小企業並協助其數位化轉型。

31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